考研医学专业就业前景介绍

发布时间:2017-07-21 编辑:张莉

  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考研医学专业就业前景介绍,欢迎阅读查看。

  专业介绍

  很多人一想到医学专业,就自然联系到医学专业今后的工作岗位是医生,就业机构是医院。事实上,这种观念已经老掉牙了。因为,医学包括了多个一级学科和太多的专业。

  概括地说,我国的学科划分是按照"门类——一级学科——专业"来确定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年最新的学科划分,我国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个学科门类。13个学科门类又包括了110个一级学科。除工学和理学外,医学的一级学科设置数量最多,达到11个,它们分别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科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在医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了多个专业。因此,我们日常谈到的医学专业,实际上是一级学科下的专业。

  作为考生,千万不要被这些专业或研究方向迷惑了。回到刚才的问题,医学专业不是与医生职业一一对应的。很多读了医学专业的人不一定就从事医生职业。如"公共卫生与预防科学"一级学科下就包括了"预防医学"和"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就读该医学专业,你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营养师,运用所学的医学知识,为民众提供饮食方面的健康知识;又如你选择"中医学"一级学科下的"针灸推拿学"或"医学技术"一级学科下的"康复治疗学",你可以自己开设养身会所或美容会所,或者提供康复与治疗服务。传统中医、养老等行业都是政府鼓励与提倡的产业。

  医学专业特点

  医学专业门类多。临床医学类就包含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等专业门类。其中由于临床医学的专业方向属于第一线位置,直接为患者诊治开药甚至是手术,所以就业前景好,待遇好,地位高。故而此专业成为医学中最火热者。录取分数也颇高。

  医学专业专业性强。以前的医学专业只设在医学院校当中,而后期,大学合并中,很多综合类大学都融合了医学院,并开设了医学部。所以报考的目标院校范围比较广泛,便于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学习。

  医学专业长学制特性。大部分的医学专业都是以长学制著称。临床医学也是五年制的长学制专业。目前的趋势是,有的院校开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硕连读。医学可谓是博大精深,若是想要把医学知识学得精学得透,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学习去钻研。

  医学专业研究方向广泛。除了我们常见的外科学、内科学、妇科、儿科外,还有眼耳鼻喉科学、神经精神病学、肿瘤学、急救医学、心理卫生等研究方向。每个方向的研究都更倾向于精细化。各大高校的专业分科也基本上是按临床医学大类招生的。研究生可在一两年的基础学习后,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专业研究方向。

  填报限制与提醒

  医学专业除了成绩的要求外,对考生填报还有一些限制。因此在选择医学类专业时,还要特别注意体检要求。比如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不招收"左撇子"的考生。

  由于我国对学科划分较粗,以及一些专业的跨学科属性,一些专业难免交叉。报考医学专业的考生,需要了解:第一,医学学位授予。如医学一级学科中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授予医学学位。如"食品卫生与营养学""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和"护理学"等专业都授予理学,而不是医学学位。第二,其他学位授予。一些专业属于交叉学科范畴,但在具体的门类上又属于各自不同的门类。如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工程、医学信息工程等专业虽然与医学有关,但在门类上属于工科范畴,而非医学门类,培养的方向多是与医学有关的工业设计方面,而授予工学学位。

  另外,地域的适应性。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还需要考虑地域是不是适合自己。一些长期在南方的考生,不一定适合北方的季候。还有的考生,可能自己咽喉的疾病,可能不适应地处环境不好大城市的高校。还有的高校由于前些年的扩招,学生人数增加,一些高校建立了分校或搬入了高教园区。研究生留在本部,而本科生在新校区,影响到一些学生接触教授的机会。

  考研院校及专业选择

  一、关于专业选择

  1.考研选专业:先考虑兴趣欠妥

  第一,你必须要考虑你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而不完全是你的兴趣。

  第二,你的优势能够和未来哪些行业相结合,而你所能结合的行业未来发展是怎么样的。

  2.找熟悉自己的人了解自身优势

  3.考虑个人优势所匹配的行业

  二、关于院校选择

  第一个原则,是在理想层面,相当于你的个人兴趣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同学们首先要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相信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在我们社会上,人才主要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研究型的人才,一类是应用型的人才。你要搞清楚你是属于哪一类的人,如果你是应用型的人才,你可以选择一些名校,可能这个专业不一定是你感兴趣的,但它是一个名校,并且这个专业并不是特别热门,比较容易考上,这样对于你今后的就业就很有保障。相当于你有了一块很硬的敲门砖,有了硕士学位可以帮助你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对于那些专业研究型的同学来说,考研可能只是说自己继续深造的一个阶段。当研究生毕业之后,还想继续深造,对于这类同学自己的兴趣更重要一些。这样的同学可以选择本专业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学校的名气也要相对靠前,这样做的话对于你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好处。因为在这样的学校中你所在的专业,无论从师资上,从硬件条件上,都是很好的,对于你今后的发展是起到很关键的一个作用。

  第二个原则我们需要考虑实际问题。这里包括考研成功的一个概率是多少,就是考取的难易程度,也包括就业的选择,当然更包括自己经济的实力。近几年很多同学考研失败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盲目跟风。也就是说,我考名校,我考热门专业,不顾自身的实力,最终是挤得头破血流,一败涂地,希望大家能够引以为鉴,不要重蹈覆辙。

  另外选择学校也要选择就业问题,比如你所在学校的所在地区的就业率是多少,就业趋向是什么样子,以及这些人毕业以后的发展前景。这些信息希望大家在报考前能够查清楚。当然查清楚有很多种方法,一种你可以去问你的师哥师姐关于这方面的信息,当然也可以借助于专业的机构去查询。

  还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学校公费和自费的比例,这关系到你现实经济利益的问题。因为有的学校可能公费的比例比较小,如果说你的经济实力有限,你恰好考上自费了,对于你来说生活压力就比较大了。你就不能够安心地去做学术,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就个人兴趣,还是学校的名气,可以参考这样两个原则,而在实际操作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就可以了。

  社会现实情况显示,能力比文凭出身更重要;挤名校并不一定是明智的。部分专业比较强的院校并没被考试所挖掘。比如苏州大学的内科学,温州医学院的儿科学,广西医科大学的老年医学,河北医科大学的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安徽医科大学的皮肤性病学及外科学,山西医科大学的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江苏大学的临床检验学等等。

  三、关于调剂

  和名校相反的是,很多地方院校需要调剂才能录满或者调剂也无法录满。一般达到相应的控制线都可以争取申请调剂。要注意的是,部分院校只接收本科就读"211工程"建设院校的考生。分数出来发现不到一志愿院校往年的分数线,这时候就要主动联系估计会接收调剂的院校争取调剂复试和录取。等到需要调剂的院校向外公布调剂需要时,已经比较仓促。坐等需要调剂院校联系自己是愚蠢的。取得调剂复试资格后,马上准备对方院校的复试科目。

  四、关于其他专业跨考医学类专业

  医学类专业学生在读本科之前就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再经过本科五年的学习,专业已经具有相当水平。非医学类专业即使再努力,除去找工作等时间,经过不完整的两到三年的学习也很难达到医学生本科的水平,更别说毕业后跟地道的医学类硕士生竞争了。由于没有专业基础,学习也像空中楼阁,毫无底气,艰难得甚至选择放弃或者最后无法取得学位证,再或者浪费青春取得学位证成了读研的唯一收获。医学专业学习也不像部分专业可以通过背书做题等方式赶超的,它还具有高度的临床实践能力。在考研的竞争中,非医学类考生跨考医学类专业几乎没有什么优势。然而,以上是针对本科是与医学毫无关系的专业的考生。而对于大学就读诸如护理、公卫、药学、中医学等专业的考生,由于本科或多或少学习了部分考研相关的课程,若早期准备,下苦功夫的话,初试并没有很大的困难。而对于复试的话,应该提前打听目标院校的相关信息,最好找到可以接受非医学临床专业的导师,这样才能更好的应对复试。

  自主划线的学校复试出的题目比一般的学校都难一些,所以考自主划线院校的难度总体来说要高于一般院校。

  五、院校推荐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也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院校,直属教育部管理,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北京市共建。

  学校是全国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科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学科授予点,并有43个硕士学位学科授予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重点学科建设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保持领先地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

  医学院设有基础医学系、公共卫生学系、临床医学一系、临床医学二系、临床医学三系、口腔医学院、护理系等7个院系。现有附属医院7家,其中附属义乌医院正在筹建中。共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近160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首席科学家7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人,教授及正高职人员712人,博士生导师272人,硕士生导师746人。现有在读医学生4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00余人,博士研究生1100余人)。

  学院以培养和造就医学实践、生物医学研究和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精英人才为使命,建有八年制医学博士(临床医学)、七年制医学硕士(口腔医学),五年制医学本科(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四年制生物医学本科新专业(全国唯一一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医学类“试点学院”),开设了浙江大学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成建制留学生教育项目(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目前,拥有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5个博士后流动站。

  哈尔滨医科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是由原哈尔滨医科大学(我国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于1926年创建的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1938年改名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原兴山(现鹤岗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二分校(其前身为中国共产党于1931年在江西瑞金建立的中国红军卫生学校)组建而成。

  学校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药学院、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暨继续教育学院、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列主义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麻醉学系、体育学部、第一至第五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大庆校区等附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卫生部俄语培训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黑龙江分院、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中俄医学研究中心等设在校内。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